-
臭氧催化氧化塔
- 发布日期:2022-07-14 17:48:28
- 详细介绍
一、概述
臭氧催化氧化是利用臭氧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 [·OH]氧化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由于·OH的氧化能力极强,且氧化反应无选择性,所以可快速氧化分解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包括一些高稳定性、难降解的有机物)。
负载金属的活性炭催化剂是由微小结晶和非结晶部分混合组成的复合物,催化剂表面含有大量的酸性或碱性基团。这些酸性或碱性基团的存在特别是羟基、酚羟基的存在,使催化剂不仅具有吸附能力,而且还具有催化能力。臭氧/催化剂协同作用过程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臭氧分解产生[·OH]从而引发链反应,此反应还会产生十分活泼的、具有强氧化能力的单原子氧[·O]。
二、特点
1、对有机污染物氧化能力极强,除去有机物能力强;
2、催化剂的参与,氧化选择性大大降低,几乎广谱适用;
3、有机物分解成 CO2 和 H2O,无有毒有害中间产物,安全环保;
4、pH值在中性或碱性均可,无需调节污水pH 值;
5、臭氧发生器以电能和空气产生臭氧,无化学药剂,现场安全卫生;
6、氧化反应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 30min 左右,反应器容积较小。
三、适用场合
由于存在以上特点,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几乎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化工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造纸污水处理、印染污水处理、电镀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处理、冷却循环水处理、工厂化养殖水处理等性质污水的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 CODcr降解。通过对以上三种氧化工艺的比较,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技术成熟,同时在国内外的污水处理厂中有大量成功应用的实例。结合本项目水量大、水质为中性的特点以及现场场地有限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
四、适用领域
1、工业园区污水厂、城镇污水厂的达标保障与提标改造
2、印染染色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与提标改造
3、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与提标改造
4、化工制药废水的达标保障与提标改造
5、含苯胺废水的达标处理
6、无机母液的脱色净化
7、零排放工程COD处理
8、脱硫废水COD处理
9、含盐废水COD处理
10、膜分离浓水处理
11、黑臭河的应急治理与长效维护
12、地表微污染水体的脱色、除臭与蓝藻抑制
五、臭氧催化氧化塔
臭氧催化氧化塔,也称为臭氧反应器、臭氧混合塔、臭氧投加装置等,是实现臭氧高级氧化反应的关键装置。
目前传统装置中,均主要采用曝气管、曝气头、汽水混合器等设备实现臭氧与废水的混合。臭氧催化氧化塔克服现有臭氧氧化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水混合效率高、结构合理、使用安装方便、适用性广、耐腐蚀性强的催化氧化塔,可以大大提高臭氧的氧化效率,有效减小运行费用。
该臭氧催化氧化塔主要由氧化塔壳体、专有塔内组件及专有臭氧催化剂催化剂组成。专有塔内组件实现了臭氧与废水的高效混合,装置的气水吸收系统采用钛材质曝气盘进行臭氧曝气,增大了臭氧在废水中的溶解度,结合我公司研制的臭氧催化剂系列产品,保证臭氧的高效利用率。
六、技术特点
1、COD去除率30-80%,脱色、除臭、苯胺去除率100%;
2、 催化效率稳定,催化剂使用寿命长;
3、 设备少,控制点少,工艺简洁,操作简单;
4、膨胀填料塔反应器,高效、结构紧凑、占地少;
5、 采用绿色氧化剂 ,无二次污染;
6、不受盐度影响;
7、操作方便,维护简单,随开随用;
七、臭氧催化剂
以提高臭氧利用效率、增强臭氧氧化能力为目的的高级氧化技术。催化剂采用金属离子负载型臭氧催化剂。在臭氧催化氧化过程中,污染物通过吸附状态的氧化反应(有机物和臭氧均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形成相对富集,并发生氧化反应)和非吸附态的氧化反应(溶解的臭氧、催化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与水中非吸附态有机物反应)来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采用催化氧化的工程上很大的方便就是无需催化剂的回收,催化剂表面的污染或催化剂床中杂质通过定期的反洗即可去除。
八、防雷与接地
1、一般原则
防雷、防静电、保护及工作接地共用一个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姆。在装置内和建筑物内要进行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仪表、PLC系统采用单独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2、防雷设计
所有用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电缆桥架及工艺金属设备(容器、塔等)均作可靠接地。
3、防静电接地
(1)爆炸危险环境内的机泵、设备、构架平台及管线。
(2)厂区内输送可燃性气体,液体管线的首末端,分支处,直线段每隔50米处;进入装置区的地上工艺管线,在装置边界内侧。
(3)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米加跨接线。管道交叉且净距小于100mm时亦应加跨接线,管道接地应在管线未上防腐漆前进行。
(4)装置区的等电位联结宜采用不大于25m×25m的间隔,所有的金属物体均应接至等电位联结的接地线上。
4、接地装置
(1)地下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的材质为镀铜钢,镀铜钢连接采用放热焊接。
(2)每个装置界区内有独立的接地网,并与相邻装置等的接地网相连。
(3)可利用建、构筑物的基础内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